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2023年10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外贸稳步修复 重视产业逻辑
娱乐1753人已围观
简介核心观点10 月进口超预期修复,主因在于政策呵护内需渐进修复和叠加地缘政治促使扩大进口。10 月出口稳步回升,我们继续坚定提示关注供给优势带来的出口韧性,“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三大产业逻辑:其一、 ...
核心观点
10 月进口超预期修复,年月主因在于政策呵护内需渐进修复和叠加地缘政治促使扩大进口。进出据10 月出口稳步回升,口数我们继续坚定提示关注供给优势带来的背后出口韧性,“结构”重于“趋势”、外贸稳步关注三大产业逻辑:
其一、修复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 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重视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产业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逻辑纺服、年月轻工、进出据机械、口数家电及家具等领域的背后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外贸稳步新兴市场国家现代化的修复现实需求叠加近年来我国的外交、外贸等领域开拓布局,有望推动“中国制造”出口新兴市场国家,一带一路、东盟等是重要出口对象。
其三、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内需修复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带动进口超预期
2023 年10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6.4%。结构层面,10 月原油、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7 月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的积极维稳发力,带动经济动能边际回升,内需渐进修复过程中带动进口逐步企稳,10月适当超预期与地缘政治因素也有关系。
政策发力呵护内需回升,地缘政治促使进口超预期。7 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此后,一系列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积极发力维稳,我们在10 月11 日外发的《从国际收支到稳定经济增长》报告一文中有详细分析,工业稳增长、增发国债提升赤字等政策已经落地,经济动能逐步修复过程中带动内需回升,促使进口增加。此外,10 月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扰动出现,基于对大宗商品供给及未来价格的预判,我国在10 月加大了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进而带动10 月进口超预期增长。
关注供给优势,出口稳步回升
2023 年10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3.1%,较6、7 月显著回升,稳步修复。
结构层面,前10 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43 万亿元、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5%。出口劳密产品3.4 万亿元、下降2.4%,占17.4%。
正如我们从6 月初外发《5 月宏观数据预测:经济动能高点已过》报告起提示,2023 年5 月至7 月受2022 年高基数影响,出口读数将相对承压,无须过度担忧,高基数扰动过后预计出口将边际回升,此前,8 月数据已有体现,9 月、10月数据延续修复,我们认为重点关注我国供给优势和出口产业逻辑。
供给优势奠定出口韧性。基数扰动过后,我们认为供给优势对出口韧性的作用会更加显著。站在2023 年时点展望后续,面对海外复杂的地缘政治变化、高利率环境和经济层面的滞胀趋势,我国供给侧的优势将继续保持,对出口将形成积极拉动,具体体现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民企出口积极印证供给韧性。1 至10 月,我国民营企业出口12.3 万亿元,增长5.6%,占出口总值的62.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67 万亿元,下降9.4%,国有企业出口1.56 万亿元,增长0.5%,均低于民营企业。根据10月13 日国新办发布会,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 个百分点至22.7%,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消费品等领域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此外,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 万家,其中2020 年以来持续活跃企业进出口值占整体近8成。民企出口积极增长是供给韧性的重要印证。
其二是海外供给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海外供给压力进一步提升,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较快收紧导致短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稳定问题,高利率环境对企业、非银机构等扰动还未消除,潜在的信用收缩对海外供给带来增量冲击,罢工、供应链重塑等扰动仍存,海外供给脆弱性提升也侧面凸显我国供给优势。
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产业逻辑
结构层面,机电产品保持较强增长。2023 年1 至10 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43 万亿元,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09 万亿元,下降17.5%;手机7629 亿元,下降2%;汽车5824.3 亿元,增长88.5%。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4 万亿元,下降2.4%,占17.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341.8 亿元,下降3.1%;纺织品7879.3 亿元,下降3.9%;塑料制品5783 亿元,增长1.1%。
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产业逻辑。相比于整体出口趋势,我们认为结构表现更为重要,继续提示重点关注三大出口结构表现和产业逻辑:
1)重点关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带来的出口机会。海外发达经济体天量流动性投放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发达经济体出现收入K 型分化导致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前者映射奢侈品的消费积极增长和涨价,后者则驱动消费者更加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此前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面临高通胀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具家电、影音设备等领域产品依赖性价比优势大幅抢占美国市场。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的大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背后的性价比优势带来的出口机会需重点关注。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供应链的强大稳定性,在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总体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强国,在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领域有突出优势,特别是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高端品类有望受益。
2)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与“中国制造”出海带来的出口支撑。新兴市场国家也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新兴增长点,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地区。我们认为,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表现强势,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源相对富裕的新兴市场国家,得益于大宗商品牛市带来的利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结合雁阵理论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国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从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角度,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不断提升,相应带动我国相关品类出口。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进口战略,秉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政策,作为第三世界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代表,在国际秩序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分量逐年提升,大国地位和外交阵地的步步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制造”出海,进而带动出口增长。我们认为,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推进,我国制造业产品及企业出海将有持续积极表现。
3)关注新一轮科技周期和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出口机遇。全球碳中和科技革命具备独特的产业发展逻辑,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不同步,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而产业发展处于积极增长阶段,也会带动相关品类的出口。机电产品占我国出口近六成比例,其背后与全球消费电子及半导体的销售周期高度相关,截至2023 年Q3 来看,相关品类销售数据已经筑底逐步回升,预计2024 年表现相对积极,带动我国出口积极增长。另一方面,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压力和各国碳中和进程的持续推进,考虑我国的新能源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超强能力,新能源车、光伏等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出口保持较高的成长性,2023 年以来的数据已在不断验证。
10 月进口超预期,贸易顺差边际回落
2023 年10 月贸易顺差边际回落。2023 年10 月贸易顺差565.3 亿美元,较9 月边际回落,主因在于进口超预期,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出口渐进修复,进口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多表现为阶段性增加而非趋势性,预计后续贸易顺差仍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从Q4 及全年角度看,预计与去年同期贸易顺差水平较为接近,对名义GDP 增速的贡献相对较小。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
Tags:
上一篇:宏观周报:内需仍有待提振
相关文章
宏观点评: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23年12月第1周
娱乐11 月第4 周各类资产表现:11 月第4 周,美股三大指数上涨。Wind 全A 下降0.95%,日均成交额上升至8995.31 亿元。30 个一级行业中有13 个实现上涨,房地产、农林牧渔和煤炭表现 ...
【娱乐】
阅读更多人民币汇率反弹和抛储信息催化 难言转势
娱乐价格表现。中国糖市层面,截至9月12日在下午收市,郑糖收盘价格为6956元/吨,持续两天下挫,下滑达-1.28%;海外糖市层面,ICE原糖企稳回升,9月11日收在26.39元/磅,同期相比 0.08元 ...
【娱乐】
阅读更多元祖股份(603886)升级汇报:中秋节旺季预计稳中向好 股息率具有吸引力
娱乐短期内:中 秋市场销售预计稳中向好。从最近中秋节预购情况看,虽大环境下消费水平展现弱恢复,但企业仍从容应对:1)对产品质量在口感、外观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融合在线下单、线下推广配送流程吸引顾 ...
【娱乐】
阅读更多